根據各項研究調查2009年底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佔總人口數的10.67%,預估2025年將成長至20%,2050年將介於33~37%之間。由於國人平均壽命增長,少子化引起家庭結構的改變,促使我國長期照護需求快速成長。然而,目前我國尚未實施長期照護保險,各項長期照護政策與執行面缺乏連結機制,導致資源分散。因此,發展長期照護制度為目前政府重要施政方向。
電資整合的遠距健康照護系統,不僅是福祉科技的時代產物,更是另一個熱夯的3C科技以外,具潛力而廣闊商機的產業。南開科技大學前校長王國明教授即遠瞻產業前景,標定「福祉科技與照護服務管理」為學校發展之特色產學,而電子系黃啟瑞教授便在此氛圍下,投入「遠距健康照護系統」的整合開發,更融入以南投埔里樸實住民的心情,並極力破除「遠距照護系統是都市人跟有錢人的專利」之營運概念,首次將遠距健康照護服務導入農、鄉、漁村型社區。因此遠距健康照護系統的產出建構,不僅是產學研究,更是管理營運上的突破,也是符合平民化的福祉科技與銀髮族的福音,就這樣的理念驅使參與產學研究的動力。
「研究本來就是件很孤單的歷程,有目標又能創造福祉服務,使老人臉上表露出安心與喜悅,並於未來人人皆需要,而能教學研究兼顧,雖然路走的辛苦但真的開心」黃啟瑞教授這樣表示;尤其一頭栽入產學,與產業界的交流,國內外參訪,見聞各國在老人福祉照護上的發展,更確定自己正確的擇選。尤其理論教學已不是技職校院教育的方針,而是必須以實務技術,朝產業需求、創新創意、培育務實技術人才、服務產業為導向,才是學校肩負社會責任,永續經營發展的目標。
「產學合作」最大的宗旨,不單是要提升老師研發實務與技能,而還能將成果反饋教學,培育專才,並可將研究能量釋放產業,協助產業發展,達到產學雙贏的契機。然而這些後續的效應與豐碩成果,都必須在勤於奔走與業界連結及攜手互信的夥伴關係上建立。
黃啟瑞老師六年餘的南開教學育才與產學研發的生涯,在遠距健康照護產業親自奔忙行銷溝通,放下曾經高階軍事主官與現職老師的身段,凡事要求高標準,事必躬親,誠信待人,因此也獲得竹山秀傳醫院謝院長與紫南宮委員會及社區協會和長輩的信賴認可,得以獲得經濟部與衛生署的支持撥款,分別於97年以220萬元在竹山鎮社寮里先期規劃建置,初期服務健康照護214人、居家安全50戶;99年獲經費2,780萬元,擴及鹿谷鄉與部分養護中心,擴大系統建置,造福服務健康照護2,290人、居家安全420戶,推廣的成效與受在地住民的肯定和信任倍增,並於99年7月27日在鹿谷鄉農會由行政院吳敦義院長、李朝卿縣長及各級政府官員與各社區民眾見證下,共同舉行啟用典禮,系統正式營運,並讚許與肯定南開科技大學產學合作對偏遠地區鄉民的付出及社會、地方的貢獻。
99.7.27遠距照護擴大啟用典禮
由於擴大建置系統的成功耀眼,黃教授依然秉持最初的理念,不斷觀摩學習提升技術能力與系統運作驗證改善,來提高系統的可靠度,達到服務品質的高標要求,同時持續奔走北中南社區,期望將好的福祉系統,再深入偏遠,造福醫療資源貧乏的社區住民。
「產學研發與教學相長一樣,可以是百年永續事業,也可以是良心與愛心的事業」如同遠距健康照護系統的建置推廣,不僅是創新產業重要的一環,更是健康福祉的事業,在即將到來的銀髮族世代,政府的社會福利完整與全面性的規劃,勢必及早因應迎接,在這樣快速衝擊的潮流中,執教者更應認同與接受,產學合作將是面對少子化,學校經營的轉機。招生「爭」人的競爭已經開始,產學的成就是促成學校品牌的地位與學生選校的擇選條件,值得辦學經營者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