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朋友圈存在什麼問題?

Internet大破譯(十): 社交網路的未來中提過「這種連接性與互動性不足的缺陷,是讓許多使用者最後退出的一個重要因素。以至於許多號稱百萬會員的網站,其中真正頻繁使用的到底有多少?而真正從中獲得社交功能的又有多少?」,雖然網路可以做到以前無法完成的事情,但是Facebook社交網路中其實還存在不少問題,如果這些問題都能解決的話,也許就能達成如當感覺不到網路的存在時,網路的商機才剛要開始所說的 … 『感覺不到網路的存在、虛實難辨』的最終境界 … 這當中的差異也許就是商機所在了。

Facebook的朋友圈存在什麼問題? 我們看看下面的圖

有無看出什麼問題了呢? 左邊是 Facebook的朋友圈,右邊是實際生活上的朋友圈,通常實際生活中的朋友圈都各有自己的範圍,這些範圍都不會重疊。

Facebook的朋友圈最大問題在於所有朋友都混成一團了,這個與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圈有很大的差異

我們先想像一下在沒有網路時候的朋友圈,我們有大學同學、各種階段校園的同學、職場上的同事、居住社區中的鄰居、興趣上特殊喜好的朋友、親戚與家人 … 這些人通常不會有交集,也就是興趣上特殊喜好的朋友應該不會認識職場上的同事,親戚與家人也可能不認識我們各種階段校園的同學 … 也就是說通常我們在不同的圈子會扮演不同的角色。

例如,老王在職場上是敬業的專業顧問,而在大學同學中可能是大家的開心果,興趣上特殊喜好的朋友圈中可能是瘋狂玩樂的狂人,在社區中則是彬彬有禮但不多話的鄰居,在親戚眼中則是回家吃飯做家事的老好人 …. 如果這些朋友圈混成一團會如何呢? 也就是說靠著Facebook的威力,你的這些圈子就可能透過你的聯接而都莫名奇妙的成為朋友  (當然指的只是Facebook上的friends),大概是以下的狀況 …

老王的衝浪朋友Jackie在塗鴉牆上說: 「靠! 昨天海邊的辣妹比基尼還真省布,奶子都快露出來了」~ 老王的親戚Maggie看了以後會如何呢?

老王的親戚Maggi在塗鴉牆上說: 「脽教你昨天吃完飯不趕緊洗碗 …. 被老婆抱怨了吧?」~ 老王的鄰居Jenny看了以後會如何呢?

老王的大學同學Arthur在塗鴉牆上說: 「哇…你以前電腦都被當,現在靠電腦騙錢啊?」~ 老王的同事Spencer看了以後會如何呢?

想像一下,Jackie貼了一張瘋狂趴的照片,剛好老王褲子被拉到一半,手中揮著女生的胸罩 … Maggie也在塗鴉牆上貼了聚餐照片,老王正好左手抱著老二,右手牽著老大,跟抱著老三的老婆在吵架 … Arthur也貼出大學時代的上課照片,大家都認真上課,只有老王翻白眼在打瞌睡中 …….

同樣道理,Jackie不會有興趣知道Maggie剛剛在菜市場買了好便宜的菜瓜,Arthur也不會想知道Jackie到底是否跟他的前妻還有無來往,大家也都不想了解Spencer為何今天會被老闆罵。但是這些你沒有興趣的內容都會出現在你的眼前,除非你去un-friend或是block某些人。

Got the point? Facebook的朋友圈存在什麼問題? 就是實體世界的分級在某些狀況下被打破了,老師跟學生變成Facebook的friend後,就可能會跟老師的老師變成friend,也可能跟老師的小孩變成friend,老師也可能跟學生的女朋友變成friend … 也許老師知道學生跟他的老師變成friend,也許學生不知道老師竟然跟他的女友變成friend … 當然實體世界也可能發生,但是網路讓這些更可能發生,Facebook的朋友圈讓「隱私」變成很容易跨越的隱形線。

Facebook的朋友圈還存在什麼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當別人邀請你成為friend時,很大的比例是為了「行銷」。怎麼說呢? 就是Facebook中,可能marketer比非marketer還多。也就是許多用戶使用Facebook是為了行銷,社交與互動可能只是邊際效應。所以大家也都習以為常,反正朋友不嫌多,沒興趣的訊息自然會自動忽略過去。

這也就是網路行銷活動中Facebook粉絲有多少價值?所說的,你以為已經把訊息大量的曝光,但卻只是貼在沒人注意的牆上

Facebook的朋友圈存在的問題,可以怎麼解決呢? 也許你有更好的答案,歡迎提出您的寶貴意見。

2010/10/09 後記:

Facebook為了解決這種混亂的朋友圈問題,想以原本的社團方式解決,也就是登入後到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 去自建groups,我們把這個方式稱為「建立朋友圈」(如下圖)。

原本正常社團是以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create.php 去建立,我們把這個方式稱為「建立一般社團」(如下圖)。

Facebook把「建立朋友圈」與「建立一般社團」都稱為groups,其實是很容易混淆,但是又不得不如此,因為兩個是同樣的模組程式。

只是「建立朋友圈」預設為不公開,並且是你把朋友拉進來「朋友圈」,並且不需要對方同意;

而「建立一般社團」預設為公開,但是你只能邀請朋友加入,且必須對方同意才能加入; 或是朋友自己申請加入社團

所以Facebook的這個「建立朋友圈」的解決方案應該是臨時亂拼湊起來的,其實並不能解決朋友圈存在的問題,而且還會引起另外的問題,就是你會莫名奇妙被朋友歸類到某個「朋友圈」。

WebproNews說到: I can definitely see the feature being abused for politics. It’s probably already happening.  我確定這個Facebook groups (朋友圈)會被濫用在政治上. 應該已經發生了.

The feature does appear to only let you add people who you are friends with to Groups, so you may want to choose your friends carefully. It may not be a good idea to be friends with just anybody, and if you are, at least keep up with your notifications. You will be notified when you’ve been added to a group. 這個功能可讓你的朋友把你加入圈圈中. 所以要慎選朋友啦. 毫無過濾的跟任何人當朋友似乎不是個好主意. 至少你必須注意FB的通知信. 被加入圈圈時會被通知.

The email feature has received some criticism as well. If you are added to a group and you don’t keep up with your notifications, you may find your inbox getting filled up by people in that group posting things. You can put an end to this by opting out, but some feel you should have to opt in to this feature to begin with. 如果你沒有注意郵件通知. 你可能就被陸續的更新通知塞滿. 當然你可以取消接受通知. 但是最好剛開始時設定通知.

另外如果你沒有設定通知. 也許你就會在沒注意下被加入某個奇怪的圈圈而自己都莫名其妙.

一個全球號稱五億使用者的社交網路,竟然臨時亂拼湊起來一個虎爛的方式來交代,真的是沒有厲害的人了嗎? 期待中 …. 這個Facebook groups的新功能最後會如何呢? 耐心觀察了!

在〈Facebook的朋友圈存在什麼問題?〉中有 5 則留言

  1. 面對愈來愈強大、來自於Google的挑戰,用戶數排名全球第一的社交網站Facebook,公佈了一系列新的網頁工具,它加強了群組功能,提升對用戶隱私的保護。(夏明珠報導)

    Facebook人口已經突破五億,因為在個人隱私維護上,做得不夠,它飽受抨擊,新增加的功能,就是要補強這個弱點。透過新的群組功能,用戶可以更有效的管控網頁開放對象,也就是說,給予他們在選擇和誰分享那些個人資訊上,更大的主控權。

    用比較貼近真實生活的概念來講,就好像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同類型的朋友,可以在一起吃喝玩樂或是學習的夥伴,不盡相同,Facebook新的功能設計,讓用戶在虛擬的世界中,也可以更容易的分辨出互動對象在真實生活中的交往類別,透過更準確的群組歸類,決定哪些資訊比較適合和對方分享。

    幾個月前,Google發布一份網路安全白皮書,披露社交網站在互動對象群組類別的辨識上,能力不足,Facebook的新功能就是針對這個弱點加以補強。Facebook在增加新的功能之後,用戶可以透過申請,取得一份特別檔案,裡面包含他上傳過的所有資訊以及監控未經授權取得個人資訊的工具。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說,網頁功能改良可以讓用戶在把個人資訊上網的時候,更有安全感。

    臉書(Facebook)今天開始讓使用者成立舒適安穩的「小組」(Group),使用者在這個全球最熱門的社群網站上,更能夠控制個人資訊。

    臉書在加州巴羅艾托市(Palo Alto)總公司召開的記者會上,首度推出「小組」這項使用功能,可讓臉書成員自行設立私人線上安全場所,打造家庭、同事、小組成員和其他成員專屬的小社群。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表示,線上社群網絡「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們慣於將朋友群分隔成不同的圈圈,以不同模式相處,像是同事間和前同學好友群的相處模式就不盡相同。

    針對「小組」使用功能,祖克柏說:「人們現在能夠以圖表方式呈現他們在真實世界裡擁有的團體。」

    他說:「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樣,人們就願意分享更多原本想分享,但因太過麻煩或隱私問題而沒有釋放的訊息。」

    臉書也開始推出下載功能,讓使用者能夠下載圖片、影音、朋友評論及其他已上傳至社群網絡的數位資訊。

    「小組」這項使用功能是與紐約市1家新興網路公司─「燙手山芋」(Hot Potato)合作推出。臉書在今年8月買下這家公司。

    「燙手山芋」創辦人兼臉書「小組」使用功能主管夏佛(Justin Shaffer)表示:「我們現今的生活方式就是圍繞在小組團體上。我們認為小組功能將徹底改變你使用臉書的方式。」(譯者:中央社陳禹安)

  2. 強行加入群組 臉書用戶不滿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08/19/2ek8b.html

    (法新社舊金山7日電) 臉書(Facebook)讓用戶詳細掌控資訊分享的作法在今天獲得讚揚,不過未經用戶同意就把他們加入群組,也讓這個網站被罵得灰頭土臉。

    昨天這個全球最大社交網站推出群組功能,讓用戶自組小圈圈,網路上隨即充斥抱怨,發現自己毫不知情就被加入某個群組。

    知名科技創業家暨部落客卡卡尼斯(JasonCalcanis),在網站張貼寄給臉書的抱怨信內文,稱自己被強迫加入某個北美男人/男孩戀協會。

    他抱怨,「沒有要你加入的選項」,而他也不想加入這個群組。他說:「我被分發到一個群組,目的在擁護…嗯…你可以查查看;很糟糕。」

    臉書昨天推出改良過的「群組」功能,指用戶能輕易退出群組,一旦退出,就要自己申請才能再加入。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說,如同現實世界,朋友、家人等其他社團成員訂定的社交標準,控制誰能加入某個圈圈。

    被加入群組只能由用戶的臉書朋友進行,如卡卡尼斯的例子,他的朋友顯然創建了該群組,加入了一些人,來凸顯必須自行退出群組的問題。

    臉書發言人說:「許多社交互動取決於人,假如你無法信任在這些決定上能替你把關的人,我們建議你不要跟他成為朋友。」

    「假如你有朋友把你加入不想要的群組,或是他們干擾到你,你可以告訴他們不要,封鎖他們或不要當朋友,他們就沒辦法再把你加入群組。」

    任何人都能把臉書朋友拉進群組,意味著群組勢力將涵蓋朋友以外的人。(譯者:中央社李威翰)

  3. 網路社交平台正夯 好友名單67%是路人甲

    網路社交平台越來越夯,包括無名小站、Facebook、Plurk、Twitter等,許多台灣民眾都樂在其中,然而一般人可能認為即使是網路好友,也應該是以原本熟識或曾經見過面的朋友佔絕大多數,但是根據調查,其實未曾見面的陌生人比重,竟高達67%之多。

      現今Facebook已經取代Google,成為美國網友花最多時間的目的地網站,在國內同樣受到歡迎,越來越多人幾乎每天都會登入,甚至連上班時間也時時刻刻分享自己的心情與資訊。

      在網路社交平台的選擇上,無論在國中、高中、年輕成年人這三個族群中,皆以無名小站和Facebook最受青睞,不過値得注意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使用社交網站的青少年對於這兩大平台的使用偏好,卻有明顯的消長情況。

      根據TNSRI的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僅有國中生使用無名小站的比例比Facebook來的高,但從高中生開始,使用Facebook的比例就快速上升,19~22歲年輕人之中,Facebook的使用率更成長至46.0%。

      TNSRI專案經理許輔宸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Facebook似乎越來越能夠引起年輕人的興趣和共鳴。Facebook所提供的多樣化功能、即時性的互動樂趣、以及打破文化、距離、年齡的使用者背景,可能都是吸引16~22歲年輕族群紛紛加入的主要因素。

      另外,對於使用網路社交平台的年輕族群而言,這些網站不只是和熟識老友聯繫的媒介,更是拓展人際關係的重要管道,就像Facebook的功能中,會推薦可能是朋友的名單,也因此根據調查,不少人的網路社交平台好友,未曾見面的「路人甲」比重高達67%。

      TNSRI專案經理陳純表示,隨著網路社交平台的蓬勃發展,年輕人交新朋友的方式,不再限於以往交筆友、參加救國團和聯誼這三種活動,只要按按滑鼠,全台灣、甚至全世界都可能收入好友名單之中。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09/52/2em0i.html

  4. 新浪科技訊 美國西部時間10月6日上午10點,Facebook公司在位于加州矽谷地區的總部舉行重要新聞發布會,宣布推出基于Facebook的三款新開發産品,個人信息下載(download your information)、應用程序控制面板和Facebook Groups。在此發布會前傳說的Faceboo自主手機並沒有出現。

    新浪網作為唯一一個被邀請的中文媒體,參加了此次發布會。

    這不是Facebook首次在其公司總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但是這次有幾點確實跟以往頗有不同:一是Facebook突然對媒體發出邀請,時間在美國當地時間的10月4日,而發布會的日期定在6日;二是,媒體數量比較多,據新浪網編輯現場觀察,與會媒體不少于100家。電視台有2家,舊金山矽谷地區最大的ABC 7參加了此次發布會;三是,首次接受並邀請了來自中國的新浪網參加會議。這是中國網絡媒體第一次和美國英文主流媒體一起參加矽谷知名企業的重要新聞活動。

    在此次Facebook新聞發布會之前,外界普遍猜測如此規模、突然的新聞發布,可能是Facebook要宣布自主研發手機的計劃或公開産品,並可能宣布一系列的基于Facebook的更多外挂應用或産品。但最後實際新聞發布會公布的消息,最具亮點的,卻是他們宣布推出Facebook Groups功能,即“Facebook群”功能。從現場的各媒體反映來看,大家多少有些失望。

    不過,Facebook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還是一如既往的充滿朝氣、自信樂觀,並對Facebook未來的發展充滿希望。他在發布會開始時率先出場,並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或許這是矽谷的第二個斯蒂夫-喬布斯,喬布斯是蘋果公司的創始人。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Facebook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和他的年輕的工程師、産品經理團隊一起亮相,在回答媒體提問的時候,年輕人們語氣幽默,還彼此開著玩笑,他們非常熱愛自己從事的職業並以此為自豪。

    在發布會最後的一段,媒體提問階段,看得出Facebook在美國各界人士中真的是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和龐大的使用人數。現場來自媒體的提問,無一不是圍繞Facebook新推出的3款功能,提問問題非常細致和具體,感覺這些媒體人士, 不僅從專業角度來說對Facebook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他們自己本身都是Facebook的深度使用用戶,因為好幾個媒體人士都是在談自己在使用的時候遇見的問題,並針對此次3款新功能的推出,提出自己的使用疑問。Facebook在美國的流行真是可見一斑。最後的媒體提問,仿佛就是用戶使用意見反饋。

    發布會結束後,新浪編輯在Facebook公司內,按照許可的範圍和操作,浏覽和參觀了這個年輕的、充滿朝氣的公司。時間恰逢Facebook中午午餐時間,跟Google一樣,Facebook提供員工免費的一日三餐和飲料咖啡等,加州的陽光燦爛,很多員工選擇在戶外的野餐區吃飯,綠綠的草地上,還很人性化地鋪了很多毯子,供大家坐臥使用。因天氣太好了,今天公司還額外提供了燒烤食品,煙霧缭繞,讓人恍惚覺得,這是公司還是公園。

    以創新、希望、充滿活力為象征的矽谷,從來都不吝啬給年輕人大量的機會。每年都有數不清的年輕人,帶著自己的夢想來到這裏,或去知名大高科技企業打工,或開創自己的創業公司。美國各大風投公司也紛紛在矽谷設立自己的機構,每天接待充滿熱情、朝氣的年輕人們,談自己的創業夢想。他們中,有的成功了,就像Facebook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

    Facebook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個被認為有實力跟谷歌這個網絡巨人相角力的互聯網公司,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在未來5年內,社交網站Facebook年營收將達到約400億美元,超越谷歌當前年營收。(王瑩)

  5. Facebook新增社團功能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63789

    由於社團是封閉的,因此非該社團的使用者並無法檢視社團內容,但預設值允許其他友人仍可看到使用者所設定的社團名稱及其成員,使用者亦可封鎖名稱及成員等資訊,或是採用更開放的設定。

    Facebook周三(10/6)發表新的社團(Groups)功能,以讓使用者將自己的友人分門別類,並提供社團聊天及社團郵件功能。

    Facebook社團團隊工程師Daniel Chai說明,他跟他老婆拍了許多小孩的照片,但通常只想要與家人分享,過去他們可以把照片直接張貼在個人檔案中並希望家人可以看到,或是傳送私人訊息給每個家人,不過,新的社團功能可以讓使用者區分不同票的友人,例如家人、足球隊或讀書會友人等。

    當社團中的任何一個人張貼訊息時,系統就會主動通知社團中的所有人,而且只有該社團的使用者可檢視相關訊息。Facebook進一步在社團功能中增添了聊天與郵件功能,讓社團中的所有人擁有一個私人的聊天室,至於郵件功能可用來通知有人張貼了新訊息,或是設定一個社團的郵件位址,讓社團成員可透過電子郵件將訊息張貼到Facebook上。

    Chai指出,由於社團是封閉的,因此非該社團的使用者並無法檢視社團內容,但預設值允許其他友人仍可看到使用者所設定的社團名稱及其成員,使用者亦可封鎖名稱及成員等資訊,或是採用更開放的設定。(編譯/陳曉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