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 背後的道德防線

我們在2008年寫過一篇”勞力密集的高科技網路業“,提到 — 看似一切自動化的假像下,其實後面是一堆人在揮汗作業著 …

既然是高科技的網路,為什麼會需要勞力密集的人力呢? 為何自動化的web 2.0,後面需要一堆人在做著勞力的工作呢?

科技化後,可能一批人會沒有工作,但是相反的,原本沒工作的人,反而有了工作,網路化跟科技化的web 2.0就是一個例子。

NYtimes的這篇文章”Policing the Web’s Lurid Precincts“剛好就呼應了我們之前的文章,這篇文章說到,web 2.0這個讓使用者自己可以產生內容的機制,由於太多聳人聽聞的內容,使得以人工進行過濾變成必須進行的作業。

這些負責人工監看的人,就叫做「Internet content reviewer 網際網路內容審查員」,這些工作原本也希望能夠用電腦軟體來進行過濾,但是總是無法取代真人眼睛的功能。

但是這些網際網路內容審查員,雖然只是簡單的工作,但是可能看過大量的殺人、虐待動物 …. 等等奇怪的圖片之後,其實會毫不自知的受到這些景像所影響。某家專門監看的公司,50個員工在一週內,就要看過兩千萬張圖片。

而美國政府也打算對於這類的工作給予經濟上的支援,認為曝露在這些怪異的圖片中,對於心理一定有不小的衝擊。

這個工作每小時約美金$8~$12 (約台幣$250~$390),某家監看公司說,他們每天約看四百五十萬張圖片,而每個人都原本以為,他們可以做這個工作,但是其實並非如此。

許多網路公司都不太願意談到這些「不適當的內容」,因為不想讓問題擴大,而如微軟、Yahoo、Myspace這些公司都外包這類監看工作。

只有兩家比較特別,那就是Google的YouTube跟Facebook,當某些被YouTube使用者報告為不當影片後,就會有軟體進行標示影片片段,然後送出給Google自己雇用的職員來審查,這類員工都是屬於每年約雇性質。Facebook的審查工作也是由自己的職員來負責。

監看公司也大多不願意說太多內容,因為大都客戶都希望保密。根據他們的說法,許多網路公司每年都花費美金百萬,來進行內容審查,來讓他們的內容能夠保持在能夠控制的狀況。如果他們不願意進行監看,他們將無法持續他們的商業活動。

這些web 2.0背後的監看員,可以說是最後的道德防線,他們看過那麼多的怪異圖片,不是變得易怒沒精神就是難以跟人相處 ….

我們之前說的 … 想像一下,你用滑鼠一點,有這麼多的內容讓你免費取用,但是其背後正躲著一群人努力忙碌的產生較正確或者過濾不當的資料,這個畫面是有些滑稽,如果資料量越來越多,整個勞力密集的高科技網路業會怎樣呢?

如果大家越來越覺得麻木,不再有人去檢舉不當的內容,這些奇怪的變態圖片就會成為漏網之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