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xchange是由許多大廠所支援的內容共享協定,如Google、Microsoft、Digg、Linkedin … 等等。「OExchange is an open protocol for sharing any URL with any service on the web」一個開放協定用來與任何網路服務共享任何URL,為什麼需要一個這種協定? 這樣的協定是如何運作的?
Oexchange是由Clear Spring Technology所發展的技術,目的在簡化分享雙方的繁雜細節,例如我們在網頁上使用Addthis的功能來將URL分享到其他地方去,但是如果我們要分享的對方,沒有被列在Addthis上,那麼就沒有辦法透過簡單的方式分享。
例如Addthis如果沒有Hemidemi的書籤分享功能,我就必須到Hemidemi網站,然後把標題、敘述、URL等資訊,自己輸入到Hemidemi上。
現在如果大家都支援Oexchange,就不需要這麼麻煩,當支援Oexchange的網頁A沒有Hemidemi,我只需到Hemidemi的網頁上選擇新增服務,然後再回到網頁A就會出現Hemidemi的分享功能。
你可以看這個影片說明,或是到Oexchange demo去實際使用看看 …
但是由於這個Oexchange使用的是HTML 5的local storage,因此如果瀏覽軟體不支援的話,就沒辦法看出作用,因此建議使用FireFox的最新版,應該可以看到效果。
有了大廠的支援,將對現有AddThis在一個小選單中密密麻麻貼了許多預設網站有所幫助,如果都能支援Oexchange的話,就可以讓使用者自己去增加想要的分享服務。
Oexchange就好像界於服務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如digg),與內容出版者(publisher,如每個網站或部落格)之間,透過開放的協定,來把服務提供者跟內容出版者串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