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也是從Google的庫存網頁找回來的資料,為什麼要從Google的庫存網頁找資料呢?筆者就不再另外交待,請看戰國策硬碟毀損事件:人、狗與機器一文吧。
這幾天才看到電視新聞說到行動票卷,台灣的「新聞」常常讓人有時空錯置的感覺,明明已經是老掉牙的東西,還當新聞來報導。下面的訊息,筆者有時間再來進行追蹤報導。
這篇文章的時間是2003-11-08 02:22:18,內容如下:
有許多科技技術的產生, 在想法開始成型時都被人當成瘋子, 因為可能很多週邊技術都還無法配合, 但卻可能因為這個夢想而帶動許多同樣瘋狂的人投入夢想國度, 最後把不可能實現的夢想逐步完成。
這樣的人在亞洲有個朱邦復, 倉頡輸入法的發明人, 現在正投入中文電腦及中文電子書的研發。1990年起,10年時間,他帶著7個弟子,過著隱士般的生活。清晨7點起床、整地、灑掃宅院。每個星期找幾天晚上,朱邦復會向弟子講解《老子》、《易經》,希望從中國的古老智慧中,涵養修為,也探尋電腦與中文世界的連接點,醞釀下一波石破天驚的中文電腦革命。
從2002年9月開始,在北京、廣州等地的10所中小學進行中文電子書教學實驗,預計產量破千萬台。「漢文化資料庫」,要將自先秦起近3,000年的古典文獻數位化。「網路電腦」系統,則要讓大陸9億農民可以用PDA,「用說的」就可以無線上網,價格只有現行無線上網產品的十分之一。
以後電腦的型態勢必完全打破現有的框架, 以後您看到有人手舞足蹈或自言自語, 他可能正在打電腦上網 (如同以前很難想像邊走路邊講話竟然是在打電話一樣)。
從最早使用網路購票現場取票, 現在也已經出現直接由行動電話取票的成熟技術。這個稱之為mobi-tickets的東西, 是由一家Mobiqa所研發, 它可以傳送條碼到行動電話, 然後由條碼掃瞄器讀取, 也就是當您透過網路或手機購票後, 票券就直接送到您的手機, 這個手機上的條碼就是入場券了, 透過特殊的POS (Point-Of-Sale System)就可以辨認是否可以入場。
目前市場上80%的手機都具有接受及顯示這個條碼的功能, 現行MPM (Mobile Picture Messaging)有兩種格式: Nokia Smart Messaging及Sony’s Enhanced Message Service, Mobiqa的mobi-tickets可以運作在此兩種格式上, 如果手機無法顯示條碼格式, 也可以透過特殊數字組合來傳送, 條碼掃瞄就用數字輸入來驗證。
這個mobi-tickets預計在下個月(2003/12)於雪梨使用, 用來傳送演唱會入場券。完成購票的人將會收到短訊, 並且附上演唱會訊息及條碼, 當要入場時使用日本Denso的掃瞄設備來確認, 這樣的作業可以讓售票工作很有效率, 預計將會成為票務系統的主流。
Nokia的Slogon說得好: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人性就是不斷的要求, 不斷的作夢, 然後一群瘋狂的人將這些夢想實現。現在入場票不見了, 變成一組條碼, 也許以後連紙鈔都不必了, 信用卡也不用什麼透明卡或迷你卡當噱頭, 因為實體卡也可能會不見了吧。
自動引用通知: QR Code 是什麼? « 網路誌 :: 數位‧網路‧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