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最近因為隱私問題被打得滿頭包,但是如果問你到底Facebook侵犯你哪些隱私而讓你很在意? 也許很多人會回答不出來。
如果刊登一張你的照片在Facebook上,可以換一個免費的冰淇淋,你願意嗎? 非常意料之外的,很多人爭先恐後的想要換一個免費冰淇淋 …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影片 …
一個微笑換個免費冰淇淋! 何樂不為呢? 免費的東西最美妙啦!!
上面影片中的是一台不需要投幣的冰淇淋販賣機,而是以「微笑」來啟動。
這個販賣機可以辨識人臉的微笑,只要你讓這個冰淇淋販賣機來拍個「微笑」的照片,你就可以免費吃到冰淇淋,但是這個被拍下來的照片,你必須同意放上 Facebook ….. 蝦米? 放上Facebook?
是不是Facebook搞的花招呢? 來諷刺隱私與冰淇淋,孰輕孰重呢? 看看影片中的反應 … 還是冰淇淋重要的樣子吧!
其實這是英國的冰淇淋廠商Unilever’s Wall’s的點子,這個點子讓他省掉許多行銷費用,許多人歡樂的吃下免費的冰淇淋,脽去管啥隱私問題啊? 反正脽也不知道脽是脽啊,你可以看看這些Facebook上的照片 (LINK) … 而且很顯然的有人免費吃了兩次 …. 哈哈。
你以前也許不知道Walls冰淇淋,但是現在你也知道英國的Walls冰淇淋了,小小的經費確實創造了大大的效果。
Facebook行銷學崛起
http://bnext.com.tw/article/view/cid/61/id/13457
你種菜了嗎?你養魚了嗎?你有食材來交換一下吧!當朋友為了玩遊戲,你的信箱裡是不是被請求加入朋友的Facebook通告塞滿了?當無名小站在台灣耕耘10年,擁有650萬會員時,美國來的Facebook不到一年就衝出500萬會員,這樣洶湧的人潮,讓Facebook成為企業行銷的新戰場。
採訪.撰文/羅之盈
如果Facebook是個國家,那麼高達三.五億的會員數,將是全球人口數第三大國,僅次於中國、印度,甚至高於美國的二.八億人!有趣的是,它只是一個建國才將近六年的新興國家。
以實名制和大學生族群起家的社群網站Facebook,原本只是創辦人馬克佐克伯(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大學求學時,為了向校方嗆聲「很簡單」而寫出來的社群網站。Facebook會員數在○八年八月時拿下第一個一億,共耗時四年時間,但第二個一億只花了八個月,第三個甚至只要五個月!而其流量在○九年十月超越入口網站雅虎,目前在網路流量監測網站Alexa的全球排名更是高居第二,僅次於Google。
社群網站超越入口網站?這是怎麼回事?網路趨勢專家詹宏志分析,每個網友關心的事是以自己為圓心,再擴張到朋友,最後才是整個網路世界,「當社群網站可做到親疏有別時,入口網站可能就不是當首頁的第一個選擇。」
Facebook因《開心農場》暴紅
全球瘋Facebook,台灣也在○九年狂燒。根據台灣網路流量監測單位ARO創市際○八年十一月統計,Facebook到達率排名尚且排不進前三百,九個月後卻一舉衝上台灣第三,僅次於雅虎奇摩、無名小站。
台灣這股熱潮全因一款應用程式遊戲的暴紅──《開心農場》。Facebook早在○八年六月推出中文版介面,僅微幅增加台灣使用人數。但從具有繁體中文版的《開心農場》被台灣網友發現之後,帶起有斜度的流量曲線,有許多人因為要偷菜而認識Facebook,因此《開心農場》紅了,Facebook也跟著紅了。
Facebook是什麼?從字面上來看就是「通訊錄」,但卻是個功能超極強大的人脈發電機。只要登入該網站,就可以用既有的電子郵件通訊錄,找到線上朋友,每個帳號都擁有個人主頁和四大功能:留言、上傳照片、使用應用程式、追縱朋友動態。
仔細拆解Facebook「找朋友」的功能,讓會員容易和朋友們在同一個平台找到大家並溝通,因此比個人部落格或官網更能聚集人潮。Facebook「留言」如同BBS站PTT的討論串,主題式呈現方便網友對話。不用離開平台就能「使用應用程式」玩遊戲,比需要連到網站的網頁遊戲(Web Game)還簡單。而「追縱朋友動態」的功能,則像是過去的RSS閱讀器(彙整個人訂閱網站內容的程式或網站)。
有人潮的地方就是行銷的地方,根據互動行銷機構Rosetta最新研究,全球百大零售商,有五成九在Facebook擁有官方粉絲專頁。而Facebook官方統計,目前共有一百六十萬個粉絲專頁,由七十多萬個公司團體開立經營,已吸引五億三千萬人次成為它們的粉絲,包括星巴克(Starbucks,擁有五百二十四萬名粉絲)、可口可樂(Coca-Cola,擁有四百○四萬名粉絲)。
適合做「微分眾」行銷
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成為行銷新通路的優勢,在於對使用者個人資料的掌握。網路趨勢觀察家劉威麟表示,廣告主可以選擇特定年齡、職業、興趣、婚姻狀態等不同族群,分別投遞活動,「Facebook適合做『微分眾』行銷,這是Google做不到的!」
Facebook在○七年底推出Beacon機制,就是主動攫取會員資料的廣告系統,佐克伯當時還誇下海口:「未來一百年廣告生態將會因此改變,而且就從今天開始。」雖然Beacon機制引起使用者大規模抗議而使計畫修正,佐克伯也公開道歉,但從Facebook已經擁有「資料」的準確度來看,佐克伯的「海口」並非信口雌黃。
看準這股人潮、氣勢與權利,組織反應一向靈敏的台灣企業,紛紛在○九年下半年開始經營粉絲專頁,在《數位時代》「二○一○年粉絲團熱門榜」中,五十強各有所精。拿下龍頭寶座的統一超商7-Eleven粉絲專頁,以品牌與專頁內容吸引粉絲,跨通路整合則是獨門絕學。
而Facebook獨有的應用程式,更是天生具「互動」本質的優質行銷工具。例如漢堡王Burger King的「華堡不見了」活動,只要會員刪除十個朋友,就可換華堡,即使事實上朋友並沒有被刪除,卻還是會公告你為了一個華堡把誰給刪了的訊息。如此強烈深入消費者生活圈的行銷方式,就是Facebook行銷的威力所在。
Facebook帶給人們的改變還不止於此,它接下來的潛能,更讓全世界的行銷人都緊盯不放。○七年底Beacon廣告系統因隱私爭議而停擺,但一○年將會用尊重的態度重現,佐克伯在○九年十二月對使用者的公開信中表示,將重建隱私政策──會員可設定哪些內容可供哪些人閱讀。對會員來說,將擁有更多的隱私選擇權,但也同時代表Facebook將擁有更細緻的會員資料。
當年Beacon系統推出,已經證明Facebook有運用個人隱私間接做廣告的想法,而且技術上可以達成。而今Facebook透過後台重建將更了解使用者,這其中因為個人資料而帶來的精準行銷威力,將可能真正實現佐克伯當年誇下的海口──廣告生態將會因此改變。而且它可能不只是「海口」,而是一場海嘯。
數位行銷顛覆傳統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06&f_SUB_ID=229&f_ART_ID=251114
5年前誰會料到,偷別人的菜變成網路最夯的事?不到200字的文章居然比部落格還熱門?網友還能透過視訊在家中直接跟品牌互動?
安吉斯集團安索帕(Isobar)的全球策略長林友琴曾提出了Web4.0的概念,她認為,未來的數位行銷,就是要打破以往從媒體的角度思考,用顛覆傳統的創意引起網友注意,將廣告訊息用自然而然的內化到消費者心中。
換句話說,過去傳統的廣告,不一定能引起N世代的興趣。根據網路市調公司創市際在2009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網友點選網路廣告的兩大主因,為「看到有趣的廣告」、「廣告中有優惠訊息」,分別占71.6%與69%。行銷人要是再用千篇一律的宣傳手法,那這筆網路預算就跟丟到水中沒兩樣,行銷思維必須完全反轉過來才行。
電視廣告上網路更夯?
與誰說廣告一定非得上電視媒體才有效?N世代當道的網路世界中,只要廣告KUSO有趣,即使是透過YouTube、Vlog或土豆網等網路影片平台播出,曝光效果也不輸給電視媒體,而且還不需要花太多媒體預算。
Yahoo!奇摩於2009年主打搜尋引擎功能時,一口氣拍了50支廣告影片放網路,影片點閱次數超過300萬人次,迴響熱烈;中央處理器品牌英特爾(Intel)也在活動網站「未來報」上主打7支廣告,總瀏覽人次達242萬,讓主推的小筆電商品在資訊展中熱賣,都是相當成功的案例。
由於他們深知主要的目標族群都是網路使用者,便大膽捨棄傳統媒體,只在網路上放廣告,集中火力的結果,全部反應在高達百萬的瀏覽人次上。麥肯廣告業務企劃總監溫永昌表示,電視廣告需要的媒體費較多,不太適合放長秒數的影片,但透過網路播放廣告影片,不僅目標更精準,完全免費,還可以累積長期的廣告效果。
另外,主打健康塑身訴求的「每朝健康綠茶」,雖然有在電視上曝光,但真正引起話題的關鍵,卻是由網路影片平台「YouTube」上延燒出來的口耳相傳效應。這個鋪陳將近一分鐘才露出商品訊息,長達70秒的女殺手廣告,短短兩個禮拜累積到30萬人次以上的觀賞人數,引起網友大量的討論與轉貼,還有人直接在YouTube上留言:「就像被廣告催眠一樣,我決定每天喝一瓶」。
每朝健康綠茶行銷企劃部副主任林天藍解釋,考量到長秒數的電視廣告,播出兩個禮拜可能需要花新台幣上千萬的預算,他們僅在電視上播三天廣告,之後完全靠YouTube爆發出的口碑延續話題性。林天藍認為,以網路當作廣告影片宣傳平台,有兩個最大的好處,一個是增加曝光機會,再來是引起網友討論,製造話題性。
不過,他提醒這種透過網路影片宣傳商品的廣告模式,並非所有產品或廣告都適合,還得看商品的目標消費者,和廣告的屬性,合不合網友的胃口,絕對不是放上去就會有人看。
與品牌的真實互動
光是廣告影片宣傳可能還不夠,N世代更重視與品牌的即時互動,及實際的體驗。即使是互動性超強的facebook,如果廣告主只是把這個平台當成專門發布制式化訊息的工具,終究會變成另外一個沒有人煙的官方網站而已。像7-ELEVEn的粉絲頁面,就抓住即時與網友交流,以及定期推出粉絲活動的訣竅,讓他們才成立半年就有30萬以上的粉絲數。
另外,隨著視訊設備的運用愈來愈廣泛後,「虛擬互動」與「擴增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則代表著另外一種真實互動的可能出現。譬如說,LEVI’S在2010年推出「炫彩方正」系列牛仔褲時,主打一個新的品牌概念─「ColorID」,將單純的牛仔褲加入了嘻哈、搖滾、電音等音樂元素,並以4種褲子的商標顏色進行聯結,強化品牌的流行感。為了讓熱愛音樂的年輕人,能夠親身體驗到全新品牌概念,LEVI’S與不來梅網路行銷公司合作,透過視訊設備,使消費者在家能夠直接「摸」到音樂與色彩的轉換。
網友進入活動網站後,馬上就能感受到夜店般的氛圍,熱鬧的音樂在耳際響起。打開視訊設備,30秒裡面,網友可以任意舞動身體,並用手憑空觸碰上下左右四個虛擬的顏色。每碰一次,視窗的顏色、音樂的種類也會隨之改變。時間結束後,系統還會計算觸碰顏色的次數,並發佈屬於自己的ColorID到facebook上。這個互動裝置也設在台北市西門町的LEVI’S旗艦店,如此一來,消費者選購炫彩方正牛仔褲時,馬上能了解LEVI’S要傳達的品牌精神與時尚潮流概念。
不來梅客戶業務群總監楊海彬認為,跟以往用眼睛接收品牌訊息的方式比起,運用視訊設備的互動則是用肢體語言、甚至是「觸覺」深層感受到品牌形象與商品特色,而且每個人玩的過程都不一樣,是一種屬於自己的品牌體驗。
雖然線上互動的方式更直接、更吸引人,但網路基因總經理施俊宇認為,礙於視訊設備不夠普及,台灣的實際運用還很少。而且活動網站如果要加入虛擬實境效果的話,客戶還得多花將近一倍的預算。比起擴增實境,利用社群網路來互動,仍是廣告主目前的第一首選。
本期《動腦》不但介紹顛覆傳統的數位行銷案例,還為讀者挖掘出線上拍賣網站──「殺價王」的獲利秘辛,同時蒐集各種facebook的創意行銷術,讓讀者更進一步了解「顛覆傳統行銷思維」有哪些做法。
【本期完整內容請見《動腦》2010年6月號】
http://blog.chinatimes.com/tomsun/archive/2009/10/09/439653.html
孫傳雄的中時部落格:Facebook 行銷大補帖
據Checkfacebook的資料顯示,目前Facebook的台灣使用者約有3,222,200人左右。雖然,這個數據只佔Facebook總會員數的1.14%而已,但在台超過三百萬以上的會員總數,已大幅超越現今不少媒體時常報導的新興網路服務了。
若再就具公信力的Alexa熱門網站排行榜來看,Facebook已擠進了全台熱門網站的第三名,僅次於Yahoo!奇摩與無名小站。因此,無論是會員數或者熱門度論之,Facebook皆是身為行銷者的您,必需全力關注與發展之所在。
縱然,Facebook在台灣的高度成長,或多或少與它裡頭一個熱門網路遊戲-《開心農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是然,Facebook在本質上絕對不只是一個網路遊戲平台,它是一個具有強大功能、絕佳擴充性的社群工具,對於個人、企業、組織或者學術、政府機構的宣傳與行銷,皆有相當程度的幫助。因此,我希望藉由這篇文章,讓大家對於如何利用Facebook粉絲專頁來進行社群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註:一般翻譯為社會媒體行銷,但我覺得社群行銷會比較適切一些。),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在探討如何利用Facebook進行社群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之前,我們先來談談社群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到底有什麼好處?以下我為大家整理了五項要點:
隨時與跟隨者保持線上聯繫關係:由於社群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核心是朋友與粉絲的概念,當您與網友成為朋友或粉絲時,所象徵的意義是,彼此之間繫結了一條持續連結的細線。它不再只是一個看完就忘的連結,而能持續不斷地透過彼此正向的溝通,來維繫線上關係的正當管道。
透過使用者的篩選,可較精準地接觸目標客群:過往無論是關鍵字廣告或是部落格行銷,所採取的方式皆是以內容為主,簡單地說,當企業主下廣告時,目標物是某個文章類別或者網友搜尋的關鍵字。但是,到了社群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時代,它從內容走向了人脈。您可以透過交友的篩選機制,更精確地接觸行銷所需的目標客群,好比男性或女性、台灣或美國、年長者或年輕人等等…。
以實際的粉絲或朋友數取代較難預估的點閱數:以前我們總喜歡用點閱數來評估一個網站的熱門與否。實然點閱數除了不好預估之外,更重要的是點閱數常常是來的快、去的也快。是故,透過粉絲或朋友數的觀念,把點閱數轉換成更實質可估算的社群數值。當您發任何訊息時,這些朋友或粉絲數的百分比就成了您可估算的點閱率,如此的計算方式會更加的精確與務實。
提高品牌或產品忠誠度:由於在社群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氛圍中,您跟您的朋友或粉絲是保持長期的線上聯繫關係,因此,他們會源源不絕地接收您所傳遞出去的訊息。相對地,這也是在增加這些朋友或粉絲對您企業的品牌或產品忠誠度。當然,千萬別把社群網站當作廣告群組運用,它是一個顧客服務中心,您要提供的是有用的訊息與服務,進而讓您的朋友或粉絲和您更親近、更熟悉。
提高顧客滿意度:個人認為社群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核心是顧客關係管理,而非廣告。因此,您要思考的是,如何與您的朋友或粉絲相處,進而讓他們滿意、讓他們喜歡您的企業、品牌或產品。當然,這些是需要時間與功夫經營,並非立即見效。但是當您真正經營出屬於您企業的龐大社群時,我相信您就會發現社群行銷所發揮的強大口碑效應與人脈價值。
講完了社群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好處後,您可能會問我:『那為何要用Facebook粉絲專頁?』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Facebook會員數眾多、網路黏度強:由於目前Facebook在台的會員數已破三百萬,因此,個人相當它已在台灣具備相當大的商業應用實力。加上,它所具備的各式各樣網路遊戲持續加溫的狀況下,其對使用者的網路黏度更是驚人。
Facebook施行會員實名制,有效降低網友暱名惡意文字攻擊的可能性:在我過去對企業主的演講經驗中,發現許多企業主面對社群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除了擔心它的效益難以評估之外,再者就是害怕網路公開化與暱名化,會導致企業持續遭受惡意的文字攻擊。個人認為Facebook的實名制正好部份地解決此問題。由於每個人在登錄帳號時,皆必需以真名登錄,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亦是象徵著在Facebook上的言論需要對自己負責。加上Facebook在查核以暱名方式登錄的違規帳號方面是非常嚴格的,所以,實名制在Facebook有相當程度的效益存在。
Facebook社群功能齊全完善:Facebbook是以校園社交網站起家,它的核心功能在於社群。因此,無論是個人檔案頁面、社團或者粉絲專頁,皆是以社群發展為導向,透過不同方式的社群經營,來符合不同族群的需求。當然,對於企業來說,粉絲專頁是個人認為最適合商業使用的功能。<
類似微網誌的塗鴉牆功能已日臻成熟與方便:塗鴉牆早期是作為顯示Facebook用戶的各項動態消息之用。但面對Twitter在美國市場的來勢兇兇,Facebook也不得不改造塗鴉牆來因應Twitter的競爭。目前塗鴉牆的功能已日臻成熟,不但具有微網誌的型態,更加入了討論串、粉絲或好友貼文功能。這些功能都有助於企業在平日社群經營上的應用。
以商業為導向的粉絲專頁功能眾多,特別對網路整合行銷具有很大的助益:粉絲專頁是一個公開性的頁面,它不只擁有塗鴉牆功能而已,更包括了相片、影片、網誌、轉貼連結、活動以及討論區等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支持Facebook API的開發。簡單地說,企業可以委任程式設計人員,開發更多客製化的行銷活動程式,來增加活動的參與感、互動性以及獨特性。同時,它更具備了網路整合行銷的效果,企業可以在一個行銷目標之下,規劃出不同的社群功能來面對不同的客群。
粉絲視窗可與企業網站或部落格相結合,有效擴張潛在社群基礎:粉絲視窗是Facebook在推廣粉絲專頁的一項利器。它可以讓企業在自己的官網或部落格之中,外掛一個類似小型粉絲專頁的程式,它可以呈現其社群成員數以及塗鴉牆的各類訊息。當網友閱覽到企業的網頁或部落格時,更可以透過這個粉絲視窗來加入成為該企業的Facebook粉絲。是一項簡單卻又相當強大的社群工具。
Facebook Connect (聯外通)對企業網站會員系統整合助益大:Facebook Connect(聯外通)能與企業網站的會員系統做整合。簡單地說,當企業網站與Facebook Connect結合後,任何Facebook的會員,只需要使用Facebook帳號便能登入企業網站的會員系統中。此舉對企業而言,能有效地吸納更多Facebook會員成為自己企業網站的一份子。
可自行利用FACEBOOK API撰寫應用程式或網路遊戲,對活動行銷有益:Facebook API是Facebook最成功之優勢所在。透過開放性的程式架構,讓所有人都可以在此架構中,撰寫新的程式。簡單地說,它就像一個開放性的平台,你可以把你的想像透過程式撰寫出來,並且能有效地在其程式中運用Facebook的社群資源。因此,目前國外有許許多多知名品牌皆是利用Facebook API的方式,來撰寫其各自獨特的活動行銷互動遊戲或程式。
至於如何應用Facebook粉絲專頁呢?我的建議有以下兩點:
微網誌行銷:目前,Facebook粉絲專頁的塗鴉牆已具備甚至超越微網誌的功能,因此,我看過不少國內外的企業,是單純地將其做為微網誌行銷的工具。藉由Facebook龐大的會員數基礎,來擴大自己的社群立基。當然,微網誌行銷絕對不等於廣告行銷。就如同個人上述所言,它是顧客關係管理的再進化。所以,微網誌行銷的重點在於企業要願意付出有用的資訊,來換取網友的認同感,同時,多傾聽網友的意見,以增加其對企業的滿意度與信任感。
網路整合行銷:除了微網誌行銷之外,就我看過的三百多個國外實際案例發現,不少國外的大企業已陸續應用Facebook API來進行更多元化的網路整合行銷。這部份在國內尚未看到太大幅度的發展,但我相信後續相當可期。
以上,是我對於Facebook 粉絲專頁來做為社群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小小看法,希望透過這篇超過三千字的文章,讓大家可以初步地暸解粉絲專頁為何?以及如何運用它來進行商業應用。當然,更希望您可以因為這篇文章,而開始喜愛粉絲專頁、甚至更進一步地去建立屬於自己企業的粉絲專頁。最後,謝謝各位閱讀,如果有任何意見或想找小弟我去貴單位進一步地講述這方面的議題,歡迎來信至GURURU.TW@GMAIL.COM
關於Facebook塗鴉牆、社團與粉絲專頁的介紹,您可以參見我另一篇轉載於天下雜誌網站的文章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8919
喜歡閱讀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我們新成立的讀者粉絲團與噗友團,以便免費訂閱接收我們的最新文章通知訊息,謝謝!
http://www.facebook.com/pages/ingururu-wang-lu-du-zhe-fen-si-tuan/113953451960708
http://www.plurk.com/pala88
卡卡臉書粉絲超越歐巴馬 蘇貞昌挑戰阿妹
http://news.pchome.com.tw/science/newtalk/20100702/index-12780321453438410005.html
以創新音樂影帶爆紅的女神卡卡(Lady Gaga),她在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的粉絲(Fans)數已逼近千萬,達到984萬多人,超越美國總統歐巴馬;而在台灣國內,最新出爐的金曲歌后張惠妹與民進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人氣不相上下。
根據Facebook網站所示,台北時間今(2)日晨間8時歐巴馬擁有的粉絲為946萬2302人,而女神卡卡有984萬6575人,她已是臉書使用者中粉絲最多的人;有趣的是,活人也敵不過已逝的巨星,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的粉絲數高達1413萬9097人。
歐巴馬上週之前的粉絲數仍超過女神卡卡,他在最近一個星期之中被女神卡卡追趕上。
那麼在台灣國內,藍綠政治天王的臉書粉絲數是由誰勝出呢?總統馬英九擁有1萬6251人,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有2萬1241人的粉絲,但都輸給張惠妹的2萬3495人;而可以跟她比擬的,是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他擁有2萬3491人的臉書粉絲,這兩人的粉絲數目前呈現互相追趕的狀態。
自動引用通知: Facebook Work For Us : 讓Facebook變成人力銀行 « 網路誌 :: 數位‧網路‧社群
自動引用通知: Loottag 路塔克 blog » Blog Archive » Facebook行銷: 為何粉絲要跟隨品牌?
真是不錯的想法
自動引用通知: 水平行銷: 利用水平思考法讓行銷真正創新 « 網路誌::數位‧網路‧社群::網路行銷與電子商務網站
自動引用通知: Facebook行銷: 為何粉絲要跟隨品牌? « 網路誌::數位‧網路‧社群::網路行銷與電子商務網站
這種可以把虛擬跟實體結合的點子真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