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free電力晶片 (2003年回顧)

這篇也是從Google的庫存網頁找回來的資料,為什麼要從Google的庫存網頁找資料呢?筆者就不再另外交待,請看戰國策硬碟毀損事件:人、狗與機器一文吧。

這篇是2003/3/3刊登的文章,由Google庫存內容撈出來的。

以下是當時的刊登內容:

無線設備的使用從電話普遍到電腦網路、鍵盤、滑鼠、螢幕、耳機, 但是還有一個設備尚未真正無線以前, 您可能還有相當大的困擾, 那就是電源。您可以在工廠、辦公室或家裡使用電腦來無線上網, 但是使用時間一長, 筆記型電腦沒電了, 就得趕緊找個電源插電。會需要使用無線上網, 常常都是因為網路佈線不易或不想破壞美觀, 但是若使用環境附近沒有電源插頭, 您還是得拉上電源延長線, 以免資料不見了。

現在移動式設備的電源問題, 可能已經有技術可以解決了, MobileWise 發展出一種晶片, 這個晶片可以提供無線設備的電源, 只是這個專利晶片還不是真正無線(wireless), 只能說是免線(Wire-free), 但總算是一個起頭。在有這個電力晶片上的基座上, 若您放置一個需要電力的設備, 如行動電話, 不管如何放置, 基座會開始檢查需要的伏特數並開始對設備充電, 雖然基座跟設備間不需任何連線, 但基座本身還是需要插電的。如果您把手放在這個基座上, 經過基座的檢查並無電極反應, 此時就不會有任何動作。

這個所謂Wire-free的充電基座可以提供到30V DC的電力, 並根據需要自動調降伏特數跟設備相同。MobileWise並不打算把這個晶片當產品來提供客戶, 但希望以OEM方式替客戶製造需要的電力基座。目前Acer已經跟MobileWise合作, 預計今年可以有筆記型電腦相關產品問世。並且MobileWise也計劃跟傢俱廠商合作, 將這個功能建在傢俱上。目前這個專利晶片約在美金$1.25左右, 加上充電基座的製造, 若數量到達十萬個的話, 每個價格將可定在美金$11塊。根據估計, 出產上市的充電基座價格每件賣價約在美金$160左右。

如果這個wire-free的充電設備可以演進成真正wireless, 那也許以後就看不到一條條的延長線跟電線了, 雖然在1975年William C. Brown就已經在實驗室成功以微波傳送電力, 但到目前還看不到真正無線電力傳送的產品, 也許是成本問題或是安全問題, 就不得而知了。

(編譯自Pc magazine)
詳情參考 http://www.mobilewise.com/


http://www.mobilewise.com/似乎已經不是wire-free電力晶片網站,請參考相關資訊: http://www.Splashpower.com

其他wire-free相關的文章在 — http://www.dns.com.tw/seo/?s=wire-free

在〈wire-free電力晶片 (2003年回顧)〉中有 1 則留言

  1. 日本村田製作所改良無線充電系統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62049

    該社於2007年就曾推出可透過特殊布料,替放置於布上的電器充電的無線充電系統,而這次改良為利用銅箔與特殊膠材製成的軟墊,把傳輸電量從以往的3W提升至10W。

    日本村田製作所展示改良的無線充電系統,將電器用品放置在插電的專用軟墊或完全沒有電極接點的樹脂充電座上即可充電。

    該社於2007年就曾推出可透過特殊布料,替放置於布上的電器充電的無線充電系統,而這次改良為利用銅箔與特殊膠材製成的軟墊,把傳輸電量從以往的3W提升至10W,與電器銜接的受電器尺寸則從過去的10cm厚度縮小為1.5mm,最快今年秋天能推出商用產品,同時該社也希望在2012年達成送電量50W以上、可供應大型家電電力的研發目標。

    本次研發的電力傳輸介面由50×25×10 mm大小的送電模組以及10×10×1.5 mm的受電模組構成,小型尺寸支援各類電器外接使用,該社也提供內建式模組供廠商研發。

    改良系統主要採用村田製作所的電路板設計技術與日本TMMS社的電力傳輸技術,使系統中傳輸側與接收側雙方的位置相容性更高,亦即電器不一定要平躺或全面接觸到軟墊,在未來若運用於交通設備或飯店時,就能讓旅行者體驗不需隨身攜帶充電器與變壓器的便利生活。(編譯/張嵐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