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當個消費者很累,因為不管大大小小的店都絞盡腦汁的用盡各種詐術,想要從你的口袋掏出更多的錢,不管是在實體商店還是網路商店進行消費,各種千奇百怪的手法不斷推陳出新,目的就是讓消費者在不經意中付出不需要付出的金額。身為現在的消費者,應該如何才能夠避免落入消費陷阱呢?
我們先來看看現在最常看到的消費陷阱類型:
第一種就是故意忽略應該告訴消費者的訊息。
也就是某些訊息刻意的模糊,或是根本不提供給消費者。當被抓包的時候,並無法指出廠商是刻意欺騙消費者,通常廠商的說詞都是~ 會努力改善。
例如下圖中,是某個團購網推出的商品,SAMPO食物料理棒,標榜以31折$439的價格給消費者好康。
但是我們可以查到在大賣廠的相同商品是$699 (所以根本不是31折),並且團購網的商品圖片中有一個標示~ 福利品,但是整個文案說明都沒有講到什麼是福利品?
所謂「福利品」就是指「展示品」、或是其他原因造成「非新品」的商品,但是相信許多購買的消費者都沒有仔細看清楚他們購買的是「福利品」。
所以當消費者收到商品發現並不是完美的商品時,廠商應該就會說: 我們已經標示「福利品」了,是消費者不看清楚的。並且當消費者要退貨時,可能又會碰到商品包裝已經破壞等等理由產生,最後的結局可能又是一個不愉快的消費經驗。
第二種就是故意給予讓消費者容易誤會的訊息。
不同的消費者對於廠商的訊息經常可能自我解讀,但是也經常發現廠商利用消費者會誤會的可能性,進行各種手法的運用。
例如下圖,是某個商店的折扣訊息~「本專櫃,買2000送200」。
當你以為店內消費$2000就會送$200的時候,櫃檯會跟你說~ 我們是指「專櫃」消費2000才送200,並不是店內所有商品。
什麼是「專櫃」呢? 某些指定專櫃才是專櫃,而不是店內任何櫃位都是專櫃。
許多消費者可能就會想說算了,反正原本也是要買東西,不能集2000送200就算了,反正是自己誤解。
但是這是消費者自己誤解嗎? 其實這就是店家設計出來,讓消費者很可能誤解,並且自己又可以有說詞的銷售手法。
第三種就是故意讓消費者無法進行比較。
要讓消費者無法進行比較,可以有許多種手法,例如前陣子在大賣場銷售的清潔用品,以某牌子的衣領精來說,桶裝1500克賣場售價115元,補充包600克售價為79元,當中每100克的價差就高達5.5元。另外,某牌子的洗衣精桶裝1500毫升售價135元,補充包600克售價79元,每100克的價差也有4.17元 (訊息來源~補充包比桶裝還貴 6成清潔劑回收標示錯誤)。
另外一種方式是以不同規格來混淆消費者,例如電視購物上銷售某個牌子的照相機,標榜全台灣最便宜,但是經過查價之後,發現某個網路購物比他們便宜,但是兩者照相機都附送不同的配件跟記憶卡,所以就造成兩個商品無法比價的情況。
第四種就是故意的錯誤讓粗心的消費者吃虧。
這種手法不僅新聞時有所聞,筆者也親身碰到許多次,例如大賣場刷價錢的時候,一個商品重覆刷,或是明明特價商品卻刷原價,或是刷出來的價錢與賣場標示不同。
賣場對於這些錯誤的說法是 …
一個商品重覆刷~ 是櫃檯人員的疏忽,我們會加強訓練。
特價商品卻刷原價~ 是資料庫沒有更新,我們會再加強資料清查。
刷出來的價錢與賣場標示不同~ 是賣場標價沒有更新,我們會再加強資料清查。
但是如果消費者疏忽而沒有發現錯誤的話,那麼賣場就賺到了。
例如我們再來看下面的影片,故意的錯誤還可以分成六大陷阱。
影片中說明了六個賣場陷阱:
(1)多罐包裝反而比較貴。
(2)促銷價根本沒有比較便宜。
(3)實際價格比標價貴。
(4)折扣商品卻沒有真的折扣。
(5)買多送一卻已經提高原價。
(6)補充包反而比較貴。
其中有幾種陷阱就是我們說的,讓消費者無法比較,或是欺騙粗心的消費者。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125/131806.htm
「全館」促銷85折遭投訴騙人 屈臣氏:化妝品不算
景氣差搶便宜成為潮流。24日知名的藥妝店屈臣氏打出一日特惠活動,只要買滿488元就可以打85折,徐小姐看到廣告前往消費,結帳時才發現消費500多元,但是店員說化妝品不能算在內。明明打出「全館」消費,就竟然還有限制,業者解釋在所有的廣告上其實都有標註部分商品不列入折扣範圍。
就是衝著一日折扣,知名藥妝店屈臣氏,在11月24號推出滿488就有打85折的活動,投訴人徐小姐一口氣買了500多塊,只是說好的打折竟然限制多多。徐小姐表示,他們那種招攬客人的方式,其實是有點欺騙消費者,就是你招攬客人,隨便買什麼東西都是滿488就打85折,可是店家的商品就是有些東西例外。
徐小姐說,結帳時店員就說,蜜粉(化妝品)不算在消費488元之中,當下就有跟他們反應,因為店門口的大聲公正打著廣告說,「全館488元就打85折。」徐小姐花了20分鐘排隊,才知道化妝品沒有折扣,心理很不舒服。東森記者到店家查看,現場只剩下周年慶打折的活動布條,電視廣告也只剩下同波促銷廣告。
屈臣氏則表示,活動的廣告不管在電視、臉書或DM都有標示出,部分商品不在滿額贈的範圍之內。而造成消費者誤會的店門口大聲公部分,目前尋求改進的方式。只能說藥妝店打出「全館」口號太響亮,加上店內服務員沒有特別提醒,才會造成與顧客之間的認知有落差。(新聞來源: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