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網路上聽說Facebook將會開始收費,謠言還傳說將會出現金、銀、銅等級的收費會員,並且因為這個謠傳散佈得非常快速,因此逼得Facebook不得不出來大喊: Facebook將永遠免費 … 事實到底怎麼樣呢?
這篇Facebook Kills Rumor, Announces ‘Facebook Will Always Be Free’說到,散佈的謠言內容是 …
FACEBOOK JUST RELEASED THEIR PRICE GRID FOR MEMBERSHIP. $9.99 PER MONTH FOR GOLD MEMBER SERVICES, $6.99 PER MONTH FOR SILVER MEMBER SERVICES, $3.99 PER MONTH FOR BRONZE MEMBER SERVICES, FREE IF YOU COPY AND PASTE THIS MESSAGE BEFORE MIDNIGHT TONIGHT. WHEN YOU SIGN ON TOMORROW MORNING YOU WILL BE PROMPTED FOR PAYMENT INFO…IT IS OFFICIAL IT WAS EVEN ON THE NEWS. FACEBOOK WILL START CHARGING DUE TO THE NEW PROFILE CHANGES. IF YOU COPY THIS ON YOUR WALL YOUR ICON WILL TURN BLUE AND FACEBOOK WILL BE FREE FOR YOU. PLEASE PASS THIS MESSAGE ON IF NOT YOUR ACCOUNT WILL BE DELETED IF YOU DO NO PAY …
這篇謠言說將會有每月 $3.99, $6.99, $ 9.99 三種收費,但如果你在期限內把這篇內容刊到你的牆上,你將不需要付錢,並且你的圖示會轉成藍色 …
這個謠傳講得跟真的一樣,而且收費的數字都出來了,想必有很多人都傻傻的貼到牆上去,所以才驚動Facebook出來解釋,Facebook說~ 我們將不會收費。
Facebook這個免費的說法,讓人想到了以下這個漫畫 ….
第一隻豬向另外一隻豬說: 太棒了,我們不必付任何費用,就有地方可以住。
第二隻豬跟著說: 是啊,連食物都免費呢。
下面的小字寫著,如果你不需付費,表示你不是客戶,而是即將被出售的商品。
這個說法跟之前的舊文章”我們都是白老鼠“說的一樣~「在大型網路業者操控之下, 在網路中自以為老大的走著, 卻不知所有的反應都變成一串資料, 背後的更大的老大正分析著資料, 決定是否在某個角落再放一塊乳酪」
Facebook使用者不必付出任何費用? 但是卻付出了靈魂,把心裡最深沉的想法掏心掏肺的貢獻給Facebook,把所有個人隱私都託付給了Facebook,當然你是完全免費的付出,連個稿費都沒有,獲得的回報當然不會是Facebook的股票,而是更多的「免費服務」,這個免費服務讓你甘願的付出更多,然後Facebook再把你的資料賣給別人。
你免費的使用了Facebook,但是你把所有個人資料奉上,告訴Facebook你的網路瀏覽習慣,讓Facebook可以精準的再賣東西給你,並且這些賣給你的東西完全沒有折扣,因為Facebook已經向這些廠商收了廣告費,原本可以有的折扣也被Facebook抽走了,但是當然Facebook也不是全然白吃白喝,他給你的是方便,這個方便就如同毒品一般,一但沾染就很難根絕,所以你只好繼續的出賣你的靈魂。
Facebook被爆料說,不管用戶是否登入Facebook,都會持續追蹤用戶的網路習慣,只要你所瀏覽的網站安裝有Facebook的外掛,你的電腦中的cookie(存放在你的電腦中的小檔案,用以紀錄瀏覽歷史資料)都暴露在Facebook的掌控中。
根據這篇”Facebook修改cookie設定 堅稱未追蹤用戶“文章,Facebook在消息曝光後,趕緊刪除了相關的資料 (a_user與a_xs cookie),但是還是不肯承認他們曾經監控登出後的用戶活動,還聲稱「對追蹤用戶沒有興趣」,這個可是最好笑的笑話,我們都知道對於Facebook而言,最被企業喜歡的就是精準行銷,為何能夠精準呢? 當然就是能夠掌握用戶的喜好,要掌握用戶的喜好當然就必須「對追蹤用戶」的活動囉。
當然我們不能要求Facebook免費並且完全保障用戶隱私,這篇”Should Facebook Be Private and Free?“也說到,你可能沒有使用Facebook,但是也因為Facebook的缺點而讓你被朋友出賣,因為你的訊息可能已經被Post在Facebook的牆上 … 再者,Facebook應該誠實的向用戶說明,必須犧牲哪些隱私來換取免費服務,而不是一再強調免費,再次強調保護隱私,但是卻私下出賣用戶的資訊。
Mashable說Facebook今年前半年的營收已經達十六億美金,這個營收是怎麼來的? 當然是賣廣告來的,廣告的基礎就是用戶的捧場加上犧牲奉獻個人隱私換來的,也就是「整個遊戲中用戶自行準備食物與水壺,所有買票入場的企業則在旁觀賞然後見機掠奪遊戲者的物品」,你說Facebook是免費的嗎? 當然不是。
[補充]
有人在討論說不必太擔心,這些大公司搜集用戶的網路活動資料,並沒有個人的特徵資料在裡面,也就是不會知道張三哪天去某個電子商務網站買了性感內褲,哪天去色情網站瀏覽了色情圖片,他們僅搜集這些資料來提供更好的廣告服務。
確實這些大公司對於搜集資料的對象是誰並不在意,他們要的是 … 當他們推廣告給你的時候,你會購買。
這個就好玩了,用戶幫這些大公司衝起來流量,讓他們可以收廣告費,然後他們再賣產品給這些傻傻的用戶,讓這些大公司可以賣更多廣告,而這些大公司卻宣稱他們不會涉及侵犯隱私,並且一再告訴使用者 … 我們不會出賣你。
使用者出力又出錢,然後一再被欺騙,其實Google、Facebook這些企業應該分紅給使用者,使用得越多的用戶可以分到更多的紅利,就算不分紅利,至少誠實的告訴使用者,免費使用下需要付出什麼代價,也該誠實的告訴使用者,到底他們如何透過這些資料來賺錢。
這個卑微的要求,真的一點都不過份的,你說是吧!?
七億五千萬會員資料 臉書全都錄
英國媒體報導,臉書也靠會員資料牟利。澳洲科技部落客「顧布瑞洛維奇」指控臉書在用戶的電腦裡偷放「哭泣」這種檔案,掌握用戶的瀏覽習慣,再用這些資料一年賺取好幾十億英鎊的廣告費。
每日郵報報導,「顧布瑞洛維奇」說,臉書會員即使不用臉書,他們還是會繼續追蹤。一旦這些「哭泣」檔案偵測到會員離開臉書以後又跟和臉書有關的網站聯繫,就會立刻回報臉書,把這些電腦的位址告訴臉書。當然,會員瀏覽過哪些網站,臉書也就一清二楚了。
他說,不想被臉書窺伺、利用,就只能把所有臉書偷放的「哭泣」除掉或是用另一個瀏覽器上臉書。
臉書經常刺探別人的隱私。今年初,有人逮到他們還收集非臉書會員的瀏覽習慣。惡行曝光,臉書才終止了這項作法。
登出仍會追蹤用戶 臉書:不小心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4&f_SUB_ID=2922&f_ART_ID=345149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的用戶隱私問題層出不窮,最近被科技部落客發現,用戶即使登出,臉書的cookie仍潛伏在瀏覽器內持續記錄並回傳使用者的網路行為。
【聯合報╱記者陳韻涵/即時報導】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的用戶隱私問題層出不窮,最近被科技部落客發現,用戶即使登出,臉書的cookie仍潛伏在瀏覽器內持續記錄並回傳使用者的網路行為。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澳洲部落客丘布洛維克發現,臉書用戶即使登出,造訪的網頁若有使用臉書的讚或分享功能,臉書於使用者電腦中儲存的cookie就會自動回傳瀏覽偏好。
他建議臉書用戶若不想被追蹤,可手動刪除cookie,或使用不同的瀏覽器瀏覽其他網頁。cookie是儲存在用戶端硬碟內的紀錄,用來辨識使用者資料、瀏覽器紀錄和快取內容。
臉書坦承這是「讚」功能的系統設定,任何與臉書有關的cookie只要遇到「讚」都會自動回傳訊息。這些cookie可預防垃圾訊息與網路釣魚攻擊,還能協助使用者快速登入臉書。臉書強調傳回的資料立刻就被刪除,並未追蹤使用者的網路行為,而是藉此提供個人化內容,協助改善網站機制與安全性,且並未將任何資料用於廣告收益。
今年初荷蘭研究人員逮到臉書收集非會員的瀏覽習慣。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報導,用戶若未登出,關閉瀏覽器也無法阻止臉書蒐集網路瀏覽資料,而今又被踢爆即使登出也難逃監控。
追蹤用戶資料 臉書辯稱非故意
【中央社台北28日電】臉書(Facebook)已承認,持續監視用戶瀏覽過的網頁,即使在用戶登出後亦然。
英國「每日郵報」(Daiyl Mail)報導,臉書在隱私問題上又捅了婁子,這個社群網站被迫證實,經常追蹤7億5000萬名用戶,即使在他們瀏覽別的網站時也是如此。
社群網站龍頭臉書說,這個隱私大漏洞只是個錯誤即登入臉書時自動下載到用戶電腦的軟體,會「不小心」把資料傳給公司,無論當時用戶有沒有登入臉書。
大部分的人都以為,一旦登出,臉書就不再監視他們了,但一些科技部落客發現,情況並非如此。
事實上,用戶資料都會定期傳回臉書伺服器;如果根據用戶拜訪過的網站設計「針對性」廣告,這些資料可價值好幾十億美元。
臉書的這個作法是由澳洲科技部落客庫布里洛維奇(Nik Cubrilovic)揭露,並在網路上引起激烈反應。
臉書聲稱已經「修正」這個問題,並「感謝」庫布里洛維奇先生指出問題,同時卻聲稱,這一開始並不是問題。
庫布里洛維奇發現,當你註冊臉書,臉書會自動把叫做cookie的檔案安裝到你的電腦,監視瀏覽紀錄。
情況現在還是這樣,雖然臉書聲稱登出後,這些cookie不會再送出資料。如果仍登入臉書,cookie會傳送資料,除非手動刪除,否則會持續留在電腦內。
cookie會把一些資料傳給臉書,像是IP地址以及是否拜訪過數以百萬計與「讚」有關的網站資料。
社群網站龍頭臉書(Facebook)的用戶提起集體訴訟,指控臉書在用戶登出後仍秘密追蹤他們的網路活動,除要求法院下令遏阻這種作法,並要求賠償。
彭博社報導,提告的伊利諾州男子戴維斯(PerrinAikens Davis)希望代表美國的臉書用戶提起集體訴訟。他將要求臉書賠償,求償內容還不清楚,此外也以臉書涉嫌違反限制竊聽和有關詐欺的聯邦法律為由,要求法院下令禁止這種偷偷追蹤用戶的行徑。
根據昨天在加州聖荷西(San Jose)聯邦法院提出的這項控告,臉書雖向用戶保證,網站將「cookie」檔案安裝到他們的電腦上,在用戶登入時辨別用戶並追蹤他們和應用程式和網站的互動情況,在用戶登出後就會刪除,但臉書在9月26日已承認,即使登出後cookie仍會追蹤使用者的網路活動。
訴狀中指出:「1名澳洲科技部落客1年前就向臉書提出這個問題,但直到他揭發這種監視已登出會員的作法,臉書才承認此事。」
電子資料保密中心(Electronic PrivacyInformation Center)和其他9個公益團體,已在9月29日要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調查此事,它們並敦促貿委會仔細審查臉書的的Ticker和Timeline等新功能,是否會增加用戶隱私曝光的風險。
臉書發言人諾伊茲(Andrew Noyes)發表電子郵件聲明說:「我們認為這項控訴沒有根據,我們會力爭到底。」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聯邦眾議員馬基(Edward Markey)和巴頓(Joe Barton)致函貿委會表示,臉書使用cookie軟體的作法,應依貿委會有關「不公平與欺騙行為」的條款接受偵查。
他們指出:「使用者登出臉書後,就以為該網站不會再監控他們的活動。我們認為這種想法應該成為事實。」
FTC不願評論是否會展開調查,但此事已讓遭受日增批評的社群網站一哥臉書蒙受更大壓力,臉書對全世界8億使用者的隱私政策也更受質疑。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1002/5/2zs0w.html
這年頭,都沒人要看隱私權政策了嘛?
Cookie – 在您瀏覽 Google 時,我們會將一或多個 Cookie 傳送到您的電腦或其他裝置上。我們使用 Cookie 來儲存使用者偏好設定、改善搜尋結果和廣告選擇,以及追蹤如搜尋方式等使用者趨勢,藉此提升服務品質。Google 廣告服務也使用 Cookie,協助廣告客戶和發佈商放送及管理網頁上和 Google 服務中的廣告。
不看,然後怪人家沒有講?
當你掛了Google Adsense,不就是在享受Google所提供的分紅嘛?
口嫌體正直啊……
終於看到不同的意見
你提的隱私權政策其實大家都知道
這篇主要是針對Facebook所說的隱私權政策跟被爆料的結果不同而來的 (希望你有看完全文)
跟Google比較沒關係
Facebook目前正被集體求償中, 如果他的隱私權政策能言如其行, 應該就會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