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智慧城市 未來城市的典範

法國電訊公司Orange執行了兩個智慧城市計畫,一個是在只有四萬人口的Cagne-sur-mer,另外一個是在法國東南方的城市Grenoble。剛好前幾天有關IBM的消息說: 「IBM宣佈與各大城市合作,打造智慧城市,承攬了超過2000項專案計劃。IBM計劃協助各大城市管理運輸與水力系統,藉此提振營收」。到底什麼是智慧城市? 我們來看看吧 …

根據IBM的消息,截至去年底止,IBM承接2133項相關計劃,其中包括新興市場645項專案計劃。IBM協助中國瀋陽泰國曼谷等城市,管理能源、健保與公共安全系統; 協助巴西里約、熱內盧監控水力、能源與運輸交通; 並追蹤加州沙加緬度的污水下水道系統。

IBM認為這塊市場大餅在2015年以前將達100億美元。

什麼是智慧城市 (Smart City)? 這篇文章”Smartening up the city with smart metering“說到: While smart metering, smart street lighting, traffic control and pollution monitoring are all elements of the smart city, further benefits accrue when they are interconnected.

也就是城市中裝置了一堆量測儀監控器與控制儀器,當這些設備互相連接溝通起來,好處就會逐漸累積起來,這樣的城市就是「智慧城市」。

當然這些設備不能造就一個智慧城市,而是必須讓這些設備,能夠真正的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智慧城市的挑戰就是如何精確的收集應該收集的資料,然後協同管理分析資料,並且透過分析的結果來進行決策行動。

這個智慧城市需要龐大的投資,目前美國IBM與法國Orange都具備了技術與遠見來建構智慧型的未來城市。

兩個Orange的研發實驗室在法國 Sophia Antipolis, Grenoble。 這些實驗室都在研究機器間的通信(M2M),其中就包括智慧城市。 2007年以來,公司一直試用相關技術用在Cagne – sur – Mer與Grenoble city centre這兩個地方。

他們在Cagne部署了感應器來監測、測量和控制城市的環境,包括公共建築的水表,街道照明控制和環境控制。 Orange公司已經與許多硬體和軟體技術供應商合作以提供服務給于地方政府。

在第一階段的實驗,在海邊路燈及海面溫度監測器安裝了無線網路,並且也包含了污染探測器來監控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噪聲、紫外線、風速、風向、氣壓、溫度等等。 所使用的雙向超高頻感應器(UHF Sensor)則來自各種來源,也並非所有設備都是數位的,因此必須有A/D轉換器和專用的介面。

超低功耗和遠距離無線感應器網路是不可缺少的規模,以連接城市中大量的物件,並且需要IPv6,以便與全球接軌。

通信協議需要超高頻、雙向、安全。 Orange實驗室不得不使用多種協議,但現在希望能在864MHz Wavenis下變成標準協議。自2008年以來,Cisco、Orange、Véolia就在致力於此標準化。他們與 IEEE802.15.4g緊密合作,希望即將通過 IEEE或是Wavenis將進行調整,以滿足新的標準。 Orange實驗室開始時使用 GSM/2G/GPRS,後來升級到3G,而研究團隊也正在研究衛星、DSN和ADSL技術。

開發團隊在Sophia創造了一個線上彩色的訊息控制儀表板,來監督 Cagne – sur – Mer的相關智慧服務。當地政府當局特別感興趣的是潛在風險的預警,例如水災,火災,山崩。 警報可以發送到相關人員或緊急服務單位(包括文字到行動電話和電子郵件)。

經過第一年的運作,人們了解到,歷史以及即時數據是有價值的,甚至是實用的資產。 這些訊息在平常可以運用在觀光旅遊以及平常生活,而在環境監控上,可以預防災害的發生。到目前為止,Cagne專案一直運作良好,處理 100多個感應器。 目前的挑戰是支援多種業務的同時,並擴展到數萬個感應器。

該專案也引起附近城市的興趣。並 正在討論新的夥伴關係以提供新的服務。如 威立雅市,擴大其水表感應器網絡,改善洩水檢測。另外,Orange實驗室也開發遠程監控垃圾回收箱,其目的是提高廢物收集的效率。

街道照明控制範圍由80個增加至300多個感應器網絡。 這些感應器擴大監控空氣品質,並增加新的裝置來偵測臭氧和二氧化氮。 這些數據將被合併使用,可以自動遠程車輛計數和分析及三維模擬,並可以提供交通管理服務,包括尋找停車位。

因此在智能城市的專案下,減少街道照明節能和維護成本達20%~30%。而路燈照明估計佔約佔 40%的城市的能源消耗,因此這是一個巨大的成本節省。 預計進一步的好處包括20至40%溫室氣體降低,以及降低20至40%公共建築的暖氣費用。

更進一步的,後續可能還會使用潛在的新技術,如近場通信(Near Communication),這將使更多的數據連上網際網路。最終手機將不僅是連接數據服務的設備,而且還是感應器的節點,但是這個就牽涉到公眾利益與私人隱私的問題

智慧城市已經在各先進國家展開,除了可以節能減碳並提升市民生活品質之外,還能夠降低市民暴露在各種危機之下,甚至於藉著各種感應技術的提升,也許有朝一日,可以讓人類免於天然災害的恐懼。

在〈法國的智慧城市 未來城市的典範〉中有 4 則留言

  1. IBM砸巨資打造智慧城市

    (中央社台北9日電)國際商業機器(IBM)宣佈,IBM與各大城市合作,打造智慧城市,承攬了超過2000項專案計劃。IBM計劃協助各大城市管理運輸與水力系統,藉此提振營收。

    總部位在紐約州阿蒙克(Armonk)的IBM發佈報告指出,截至去年底止,IBM承接2133項相關計劃,其中包括新興市場645項專案計劃。

    IBM協助中國瀋陽與泰國曼谷等城市,管理能源、健保與公共安全系統。IBM提出「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理念,希望利用科技監管各大城市與建築運作,以提高績效,IBM認為這塊市場大餅在2015年以前將達100億美元。

    IBM執行長帕米沙諾(Sam Palmisano)指出:「即使在經濟環境嚴峻的情況下,各大城市還是會提撥預算建設,市場商機龐大。」

    IBM今年將慶祝成立百年,IBM協助巴西里約熱內盧監控水力、能源與運輸交通,並打造了一項方案,追蹤加州沙加緬度的污水下水道系統。

    IBM還宣佈,未來5年將耗資近350億美元投入研發,相對過去5年的投資額度近300億美元。IBM熱衷投資研發旨在支持智慧地球等各項具成長潛力的領域,以及各種探索計劃,例如解碼可可基因序列等。(譯者:中央社趙蔚蘭)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103090057&pType0=aFE&pTypeSel=0

  2. 中移動夥渝合建智慧城市

    【本報記者陳思北京十四日電】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今日與重慶市政府在北京簽訂了《創新物聯網應用─共建雲端智慧重慶》戰略合作協議。據悉,在中國移動與重慶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之後,國家工信部為重慶南岸的「國家物聯網産業示範基地」授牌,同時南岸就國家物聯網産業示範基地項目,與華為、中興通訊、格力電器、北大方正等近50家相關企業簽訂了入駐或合作協議,簽約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下同)。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表示,重慶在「十二五」期間,將加快電子信息産業的發展步伐,重點建成兩大國際産業基地。目標之一是建設形成年産1億台、「整機+配套」産值超過7000億元,實現1000億美元進出口總額的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的製造基地;其次是建成雲端數據處理中心,使之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離岸雲計算特別實驗區。

    早於去年十二月,國家工信部正式批准重慶市南岸區為「國家新型工業化電子信息物聯網産業示範基地」。此次授牌儀式標誌國家物聯網産業示範基地正式落戶重慶市南岸區,而南岸區茶園新區則成為了物聯網産業示範基地的主體園區。據南岸相關負責人介紹,茶園新區將在「十二五」期間形成「兩大基地」,即以移動運營商為依託的面向全國的物聯網應用基地和物聯網相關企業積聚的物聯網研發製造基地。此外,還將引進培育100家物聯網研發製造和係統集成企業,預計將實現超過700億元産值。

    http://www.takungpao.com/fince/roll/2011-03-15/627500.html

  3.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聯網、傳感網,涉及到智能樓宇、智能家居、路網監控、智能醫院、城市生命線管理、食品藥品管理、票證管理、家庭護理、個人健康與數字生活等諸多領域,把握新一輪科技創新革命和信息產業浪潮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城市信息通信(ICT)產業發達、RFID相關技術領先、電信業務及信息化基礎設施優良等優勢,通過建設ICT基礎設施、認證、安全等平台和示範工程,加快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構建城市發展的智慧環境,形成基於海量信息和智能過濾處理的新的生活、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等模式,面向未來構建全新的城市形態。另一個定義是運用智能技術,使城市的關鍵基礎設施通過組成服務,使城市的服務更有效,為市民提供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共處,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個網絡城市:人與人之間有互聯網,物與物之間有物聯網,車與車之間有“車聯網”。

  4. 智慧城市
    安全的居住環境,優質的學校,合理的房價,便利的交通。這一切不再只是夢想。

    http://www.ibm.com/smarterplanet/tw/zh/sustainable_cities/ideas/

    據預測,未來 20年,將會產生約 500個新城市;而隨著人口飛快增長、氣候變遷日益劇烈,人們對城市基礎設施的需求愈來愈高,希望能夠建立更安全的居住環境、優質的學校教育、合理的房價、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醫療系統…等的智慧城市,而這一切都不再只是夢想!IBM 提供完整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從政府、交通運輸、警政與緊急應變、電力與水資源管理,世界各地的智慧城市正透過基礎設施智慧化如數位化、系統連線…,建立IT基礎架構,進行感測、分析並統整資料,進而建立更動態的智慧城市。

    在 1900 年,全球只有 13%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到了 2050 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 70%,這相當於每一年都地球會增加七個紐約市。

    這種前所未見的都市化程度是經濟與社會進步的象徵(特別是對全球的新興國家來說),但同時也讓地球上的基礎建設大大吃緊。對於市長、經濟發展官員、學校管理者、警政首長與其他市政官員而言,這是令他們感到迫在眉稍的難題。

    除了這些難題(教育年青人、維護市民的安全與健康、吸引及促進商業,以及維持順暢的飛機、火車、汽車與行人流量)之外,這些領導人還面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問題。

    幸好,援助近在眼前。在全球的城市運作中,正逐步注入智慧性。

    在新加坡、布里斯本(澳洲)和斯德哥爾摩(瑞典),交通官員都運用智慧型系統來減輕塞車與污染。在主要城市如紐約市的公共安全官員,他們除了要解決犯罪及緊急應變之外,還要協助預防這些問題。在美國的阿布奎基,城市管理者已將政府機關之間的資訊共用效率提升 2,000% 之多,除了讓市民能夠獲得豐富資訊之外,還提供許多重要的市政服務,範圍從住宅與商業發展、水資源到公共安全。在巴黎,大型醫療院所則導入整合式病患照護管理解決方案,以促進其商業應用程式之間的緊密通訊,從而讓他們能夠追蹤住院病患的病程。

    義大利、馬爾他和美國德州則運用智慧型計量器與儀器,以便讓城市中的供電網變得更加穩定、有效率,而且準備就緒隨時可以整合再生能源與電動車。某個美國大城市則建置透通的管理系統,以協助識別及重整表現不佳的學校,並且提升學生的課業表現。在巴西的巴拉圭-巴拉納河流域,智慧型水資源管理則協助改善聖保羅市 1700 萬居民的用水品質。

    前述解決方案與許多林林總總的解決方案,現在都在發揮實質影響力。不過,要邁向真正的智慧城市,這些都只是第一步。

    若要一覽這樣的城市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可以看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阿布達比附近全新建造的馬斯達爾市 (Masdar City)。那裡的規劃者與頂尖的科學家、工程師及創新者合作,以期建立互連化系統並透過整合式城市儀表板來管理它們。

    馬斯達爾市的領導者希望能夠即時調整他們的大都會,從而創造出可能是全球創舉的經濟永續與環境永續城市,並且達成零碳排放。

    他們在技術與全市協同管理方面學到的經驗,可供全球作為參考借鏡。

    如果有人能夠從太空觀看兩個世紀前的地球,他們只會看到兩個光點,分別是擁有百萬以上居民的倫敦與北京。但時至今日,地球上有 450 個這類閃耀的城市,而在全球都市時代中,這些城市將會成為經濟、政府組織、文化與科技方面的發電廠。我們的未來將仰賴城市的運作維繫與輝煌成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