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Rank, BrowseRank, AlexaRank
在八月初的SIGIR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Information Retrieval)研討會上, 出現了BrowseRank: Letting Web Users Vote for Page Importance 這個微軟研究中心的BrowseRank演算法, 大抵是想跟Google的PageRank一別苗頭, 到底這個BrowseRank是否能夠比PageRank來得好呢? 我們來研究一下 大略瀏覽了上述的論文, 發現BrowseRank只是Page-level的AlexaRank, 他的data set來自於瀏覽軟體的使用者資料, AlexaRank由Alexa toolbar所得到的資料來分析, 而BrowseRank由微軟的IE所得到的資料來分析 AlexaRank只是Domain-level ranking, BrowseRank比較仔細一些, 進到Page-level Ranking, Website-level Ranking, 而PageRank是透過link-analysis來取得頁面的重要度 論文題目說: Letting Web Users Vote for Page Importance, 其實是值得商確的, 網友到訪了一個網頁, 未必就認為該頁是重要的, 可能看完後幹聲連連 ... 因此我們可以粗略的說AlexaRank標示了網域的熱門度, BrowseRank標示了網頁/網站的熱門度, PageRank標示了網頁的重要度 到底哪個比較精準, 就牽涉到幾個問題: (1)比較熱門的網站是否就比較重要? (2)link數目多就代表比較重要? (3)不同階層的使用者, 熱門度如何參考? (4)廣度網站與深度網站, 熱門度如何參考? 當然上面問題沒有正確答案, 學術研究的網站一般不能跟入口網站比熱門度(AlexaRank與BrowseRank), 而新興網站一般不能與歷史悠久的網站比重要度(PageRank), 但是也可能會有例外 (而且例外還不少) 所以也很難去比較AlexaRank,PageRank,BrowseRank到底哪個好, 後續有更多資料再來分享啦... 標籤: academic, alexa-rank, browse-rank, google, IR, page-rank, search-engine, seo, technical |
其他書籤 :